第二届原平慧远故里文化节拉开帷幕, 慧远故里行中有原生态的长乐古村。我,一个土生土长的长乐人,倍感荣耀。作为东道主,咱们先回顾历史,寻先问祖,然后走街串巷,串门去。 下长乐位于原平城区东北方向的苏龙口境内。因村内大姓刘氏一族于明洪武五年四月初八日迁居此地,为纪念汉代建设长乐宫乃刘氏王朝兴旺之征,故定村名为长乐。600多年来,下长乐刘氏一族耕读传家,文风馨香,人才辈出。明洪武进士、兵部侍郎刘寅著有《三略直解》,《四库全书》20种兵书种排序第八,是明朝早期著名的军事家。下长乐刘氏家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毫不显眼,数百年的家族发展史,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史那么短暂,历代人物故事在浩瀚的史海中也微不足道,但是,他的家风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缕亮丽阳光。
历史上,房子、径路、墙体都用石头砌成。老宅院,几乎家家有窑洞,或靠崖掏或用石头楦,坐北朝南,冬暖夏凉,风不大,有山象,好风水。听听街道名称吧,墙沟,柳沟,马涧沟,红崖底,破窑湾,都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逐崖而居,就地取材,把长乐河的石头用到了极致。村庄整体像建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外人见而称奇。石门、石路、石桥、石墙都是利用石头形状干垒而成。用石头砌成的村落有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古朴风韵,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历显刘氏祖先的智慧。
本村历代植槐七棵组成“七星槐”以示吉祥,唯中石门前古槐为“元明古槐”,刘氏来时所植 ,该树躯干苍老,以铁箍固定外皮,但枝繁叶茂花开。民间戏称“长乐的槐树——属箍”。
在下长乐游走,古槐、石墙、长巷、老街、旧宅 ,处处显露出历史悠远的痕迹,是原平市传统古村落的代表之一。
现在咱们 走街串巷,串门去。要进村了,新修的门楼,人杰地灵的下长乐会给你惊喜不断。
一:戏台街周围
戏台是一个村的灵魂所在,居于村中央。这是新盖的,原来的戏台是砖木石结构的,古色古香,前面的粗木头柱子,由于年久被人磨的黑明黑明,上戏台的台阶很高,戏台前面是打磨过的大条石,阔气的很。娃娃们常说:大红hai鞋,上戏台,戏台高,拨拦倒。过去演电影,唱戏,开会都在这里,热闹的很。现在村里六七十岁的人,有好多参加过村里的宣传队,唱古戏,自编自演现代戏,文场武场样样不差。村民黑夜大队看排戏,到正式演出时,常看排戏的都知道哪里唱错了,但看戏的热情不减,都是熟悉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不看不息心。每次演戏戏台上漏明柱旁老圪蹴着苏龙口的三虎,不知现在在不在了。有次唱宣传孝顺老人的现代戏,扮演被虐待的婆婆的演员唱得泪水涟涟,可怜楚楚,她娘在台下也跟着哭的一塌糊涂。我们村的戏水平高,还应邀到邻村上下演出,当时的演员们比现在的网红风光多了。如果是现在,早就上星光大道了,比大衣哥,草帽姐强多了。本家哥哥扮演杨子荣,那打虎上山的气势,了不得。可惜,老戏台被村里的神经货二根一把火烧了。
戏台对面是最有名的元明古槐,七星槐之一。春天老槐刚吐新芽。还有中石门,这个石门兼石桥,是对面人家的出入通道。
老槐,树干已有部分蝼空,为防止倒下,用圆木支撑着,为防止树身裂开,用铁箍箍着。一幅垂垂老者的画象。
这是从石桥上过去的人家,典型的瓦房小院。木格门,纸糊窗,两棵老枣树。
夏日枝繁叶茂的老槐树。
中石门正面,那堆山柴也快成文物了
中石门的另一面,据说当年还有门,早晚按时关闭。据老人们说:原来村里大大小小的石门有十几个,现在仅存2个
现在戏台街周围有好几个小超市,菜店。原来的供销社就在戏台旁。记忆中供销社的台阶上排排依依老有好多人,路过走时让人看的能不会走路了,有时人们还专门逗你。供销社是个让人爱让人恨的地方,有钱时爱它,想买甚买甚,有钱时少;没钱时看着想要的东西心馋的痒痒。关门时放下门板就行。后来又盖了新供销社,没几年就个体代替了公家。人们说在长乐站栏柜的都把长乐的好闺女娶走了,想想就是。说明那些年站栏柜的身价不低。再后来在奶奶庙和大队的旧址上盖起了长乐寺,奶奶庙到底保佑什么不清楚,只记得孩子们害了糠疮后去那里烧黄表纸和小纸鞋,好像是送瘟神。当街的房屋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人多红火,下棋的,打扑克的,晒太阳的,村里的新闻旧事都在这里传播评说。长乐寺盖好后,每年二月二耍龙,农历四月十二过庙会,成为长乐人聚会交流的日子。平常初一十五信佛的善男信女聚集在庙上念经做法事。
寂静的庙门,在诉说着什么?
精雕细刻的钟鼓楼,原来的钟楼在旧学校的上头院里,我们经常在里面玩,那钟声方圆几里都能听到,上学,上工单凭听捣钟呢,特别是午睡时,迷迷糊糊一听见钟声就跑,有次礼拜天着着急急跑到学校了。
四月十二的庙会
二月二龙抬头
庙的上院
长乐寺里的老槐,七星槐之一,修庙前几乎枯死,庙修成后又吐新芽,焕发青春,生机勃发。你说神不神?
棋盘风云,乐此不疲,座垫各异。
啊呀,差点忘了,当街还有个特殊街门,大门二门的,名堂多着哩!
·
沿着中石门到栅巷廊,这儿原来有个石门洞,塌了
这个街门有点意思,砖雕的,见过吗?
巷廊的守望者,白发老奶奶在这住了70多年了,今年93岁,身体倍儿棒,每天还爬个大坡呢!
泥巴墙,石板路
这个院子,很有特点,正房看起来是房,里面套着窑洞,既美观又暖和,也有些年头了。
二:柳沟沿路
到柳沟要上一条又大又长的石坡,真的很长。坡两旁是石墙,一边墙上有房子。路过兴盛泉的铺岩岩,一个宽阔的平台,我们经常在那儿玩抓子子,踢毽。周围的人们常在那里聚集。铺岩岩曾经有个什么店铺,有迎街的门窗。
这是我的一个同学家,高高在上啊
铺岩岩对面的石窑,石墙
进入柳沟的又一门洞,如今仅存的第二个
七星槐之一,在柳沟
这一路还有许多岔路,通往墙沟,马涧沟,不是本村人,转不出来。看这个门,够古老,够精致吧,一看就有情由。
柳沟出村的门洞遗址,人们叫寸口,才弄懂是村口,变调了,哈哈。
从村口出去可以下玉茭,掐谷穗,刨山药,挽萝卜,打葵花,摘酸枣;也可去狼儿岭山上撅麻麻花,采山丹丹花,摘榛子;还能去老指头沟参观更原生态的古村落,走吧,包你去了一次还想下一次。下一站,马涧沟 。
三:马涧沟的坡与沟
马涧沟,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坡多,有七八条坡,有长有短,都是石头的;沟深,大概有2里,最里面叫悬窑沟,有陶炉用的胶泥。五道爷跟前最红火。我家就在马涧沟住着。
通向再梁上的路,我儿时的游乐场。
破窑湾,马涧沟的制高点,也是往柳沟走的路
马涧沟最里面的人家,典型的土窑洞,人家儿孙满堂,孙女已经上大学了。风水宝地啊!
不同光影中的幸福人家
鸡也威武,看那鸡毛,亮光闪闪
到俺家了,串个门吧,看看俺家的老宅,旧窑,新居。俺娘等着呢!
老宅子是房,冬天冷的不行,俺爹心心念念住眼窑洞,后来买下的。
93岁的娘豁达开朗,知足常乐,不急不躁,安度晚年。
再看看俺们的长乐河,涵管,黑山,老树。其他的街巷下次再游。长乐人民欢迎大家常来常往!
编辑:刘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