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县区 忻府区原平市代县繁峙县静乐县定襄县五台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宁武县
您的位置: 主页>>忻州百科>>食品>>
花椒树下的脱贫致富梦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作者:忻州频道 时间:2016-10-04 10:15 点击: 次】    

 ——参加忻府区秦城乡泉子沟村花椒、梨枣采摘节有感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张裕胜)金秋时节,国庆长假第一天,应朋友约赴忻府区秦城乡泉子沟村采摘花椒、梨枣。

  一路谈笑,一路丰收景致,不觉已到村口。远处就望到大红拱门,写着“亲近大自然 回归原生态”的横幅,听到阵阵悦耳的音乐。我们正好赶上本地采摘节开幕。

  忻府区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仪式。来自周围村镇和市区的几百人绵延数公里踏入泉子沟农民几代人苦心经营的经济作物园区。

  沿着蜿蜒的土路,人们抬头就看到在土梁边一片片、一簇簇火红的颗粒。随行的村支书杨爱平说起本村的花椒梨枣种植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事如数家珍。

  泉子沟村地处忻府区城北的金山脚下,两面环山,属丘陵山区,土质好,水质优,无污染。全村共135户,325口人,耕地面积1033亩,原来大部分种植玉米,基本靠老天吃饭,春种秋收,能吃饱肚子就感天谢地了。近几年,忻府区、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数次来咱们村调研,就是和老百姓琢磨如何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在原有的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帮助百姓脱贫,圆了百姓的致富梦。经过农林专家指导,本地深厚肥沃的中性、沙质壤土非常适宜花椒种植。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走了很多种植基地,看了好多个品种,最终选择了河北的“大红袍”和“黄金椒”。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带动了多数农户转变传统种植观念,逐渐增加了收入。

  众人爬上一个斜坡,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眼前出现了让大家兴奋的火红的场景。一颗颗、一排排、一片片,这些触动游人脑海深处对于自然界中红色的、美艳的记忆。游人垂涎的是那老重庆火锅中的麻香,站在我身边乐呵呵的 大哥看到的就是农家实实在在装在口袋中能供养子女上学、起楼盖屋的丰厚资本。

  大哥边和我们摘花椒边唠着今年的收成:每颗树能收四斤花椒,每斤按50元算,四亩地就是近五万元;他还在地头的酸枣树上嫁接了枣,那可是大自然的恩赐,一年无需投入和管护,算一算也能收入近万元。

  看着这种梨枣还是红绿相间,但入口的甜、脆感似乎不输给任何曾经品过的枣类。转眼间,一颗刚及人眉梢高的树上成熟果实全被我们消灭掉了。吃完了,大家又有些过意不去, 大哥憨厚地笑道,老天白给的,你们尽管吃。

  采摘间,见到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孩子走进我们的地头。闲聊中,健谈的妈妈说节假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回归田园,从小了解稼桑艰辛,一日三餐的出处对孩子何尝不是一种教育。

  乡长杨剑春是我朋友的老同学,听说我们已经到了花椒地,采摘节仪式刚结束就急匆匆赶来。他和书记白先明来乡里任职时间不长,但村支书杨爱平说,书记、乡长和村里的百姓熟得很,因为他们成天就在地里转悠,哪家地里种什么,种多少,一年收入多少他们比支书还清楚。杨乡长是个快人快语的汉子,他说全乡将以提高群众收入的花椒种植为支柱产业,继续扩大种植基地规模,提升宣传营销力度,提高秦城花椒知名度,为贫困户开辟一条脱贫致富路。据透露,泉子沟村花椒种植合作社已和商家签订了购销协议,全年包销村里的花椒。

  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转思路,谋发展,图富裕,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多数农户靠种植“大红袍”脱了贫。返城路上,看着农民新盖的房屋,场院里晾晒的黄的玉米,红的花椒、梨枣,闻着浓浓的麻香味,我第一次有了想做回农民的念头,因为有了致富的门道,有了实现梦想的盼头。



上一条:上一篇:忻州蒸肉 返回列表

主办:中共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支部委员会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先锋网络编辑部

版权所有: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 COPYRIGHT ©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监督电话:0351—3082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34522372 晋ICP备10001102号 晋社科统一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94C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主办单办和本网站观点,刊用原创稿件,务必经过书面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