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春风化雨沁人心 砥砺前行扶贫路
【来源:忻州网
作者:梁春霞
时间:2017-09-01 10:10
点击:
次】
路难行,行路难,从保德县城到林遮峪乡霍家塔村35公里的路程,驾车要走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一路上沟壑纵横,山路崎岖,暴雨过后的道路坑坑洼洼,村庄三面临沟,背面临山,就是这样一个被前来考察的美国人评论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忻州市人大代表、第一书记赵丹却在接到扶贫任务的那一天,卷起铺盖,一头扎进霍家塔村,开始了她的驻村扶贫路。
在市人大组织的“助推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见到了保德县电视台派驻霍家塔村第一书记,一位奔走在为民办实事、为村谋发展路途中的忻州市人大代表赵丹。
霍家塔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林遮峪乡东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从乡政府向东沿着小河一直走四公里,再爬一公里的坡,方能到达村庄。全村有98户人家,318口人,党员5人,目前贫困户有15户30人,贫困发生率10%。赵丹在接到扶贫任务第一天,就在霍家塔村与群众同吃同住,有时连星期天也放弃休息连续作战。在贫困户家里,她嘘寒问暖,摸清致贫原因;在田间地头、果枣林地了解收成情况,在烈日炎炎下查看基础设施建设,还充分利用晚上余时与村两委班子、在村乡亲共商脱贫大计。一户一户对接,一家一家走访,一项一项摸底,分析致贫原因,寻求破解方法,突破发展瓶颈,因村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合力攻坚。
近一年的时间,赵丹一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村为家,深入走访。驻村期间,赵丹发现村级班子不和谐,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健全,基层党组织班子缺乏凝聚力、战斗力。赵丹明白,要想扭转霍家塔村领导班子当前的局面,必须脚踏实地工作,从党建和扶贫两个方面着力解决。她以村干部落实“三会一课”专题教育为契机,多次召开村干部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干部群众的气顺了,心齐了,劲足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得到解决。如今,霍家塔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
吃水难、行路难,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霍家塔村能否实现精准脱贫的最大瓶颈。如何破解霍家塔多年来滞后的民生难题,赵丹认为:补齐水、路、基础设施短板是改善民生,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为此,赵丹率领她的扶贫队员积极与水利、交通等部门对接协商,目前投资17万元的100立方高位水池和四个供水点已建成,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投资300多万元的通村公路建设已经启动,预计10月份竣工;正在筹划建设的红枣小杂粮加工基地,在解决农民红枣、谷子、玉米等小杂粮销售难问题的基础上,还能优先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甚至分红;正在申请建设的水库,实施后可以造水地150余亩,还可建大棚、种植各类蔬菜水果;针对村里贫困户大都年老体弱的特点,计划通过屋顶光伏、退耕还林以及孝心基金养老等模式,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同时,还新建了村卫生室、扩建了村文化活动广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室、还结合县里“夏季攻势”,整治村容村貌,积极清理了“四堆”,改善了人居环境,破解了民生难题。
谈及如何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精准脱贫目标,赵丹胸有成竹。她们根据每户每户人的实际情况,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不同的产业帮扶措施,借助“五位一体”金融扶贫、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养鸡、引进光伏发电、围绕生态扶贫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多种模式,做到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从而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
如今,霍家塔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就业增收正在稳步推进,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常说,村里可是来了个好闺女。驻村工作的一年多时间,赵丹由之前的不懂,到融入,在付诸汗水的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鼓励和信任。正如赵丹在脱贫日记中写得那样:“几个月来,心里喜欢热爱的泥土有了特殊的芳香,炊烟缭绕的村庄成了心中美丽的画卷,我们自然而然成了乡亲中的一员,村民们在路上遇到总是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做客,感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老百姓心中的“好闺女”

赵丹与两委班子商讨加固村里的防汛设施

建档立卡

暴雨过后的道路坑坑洼洼
责任编辑:张金晶